聊城新聞網 2006-2022 版權所有
新聞熱線:0635-2921017
來源:聊城日報發布時間:2022-03-30 11:09:54
■ 梁麗姣
含苞待放的海棠花香染海棠路,黛瓦白墻的農家小院鱗次櫛比……行走在莘縣張魯回族鎮菜園村,一幅清新秀美的鄉村振興畫卷盡收眼底。
“村里現在建設了萬余平方米的釣魚基地和無花果生態采摘基地,計劃再建設游樂園、民宿、農家樂,形成一個小型田園綜合體,把菜園村打造成一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。”3月26日,站在釣魚基地池塘邊,徐振鵬滿懷憧憬。
徐振鵬是一名退役軍人,2018年,當選菜園村黨支部書記。上任后,他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脫貧攻堅和人居環境整治。
“村里的工作千頭萬緒,涉及每家每戶的切身利益,想做好村里的工作,不能有一點私心。做村民認可的‘當家人’,是我努力的方向。”徐振鵬說。
之前,村里有30多畝廢舊坑塘被村民私自占用,種上了樹。徐振鵬與村“兩委”成員挨家挨戶地勸說,跑斷了腿、磨破了嘴,終于將坑塘收了回來。
坑塘收回來后,徐振鵬第一時間組織人員清理坑塘,變坑塘為魚塘,托管給專業養殖公司。在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帶領下,菜園村還種植了上百畝無花果。每到成熟季節,前來采摘無花果的游客絡繹不絕。
“魚塘每年能給村集體帶來3萬元的收益,養殖公司根據盈利情況給村集體分紅,再加上流轉土地的收入,現在,村集體一年能收入六七十萬元,一部分用來補貼脫貧戶,還有一部分用于菜園村的建設。”徐振鵬告訴記者。
如今的菜園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,胡同平坦寬闊,街道兩側鋪設了彩磚,安裝了節能路燈。生活環境變美了,村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,鄰里關系也越來越和睦。2021年,菜園村順利通過了“省級美麗鄉村”驗收。
“未來5到10年,我們計劃把村莊建設成社區,解決村里的住房問題、復耕問題,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。”徐振鵬心中已繪就了菜園村的美好藍圖。